供應鏈的轉移可能是亞洲經濟體中期增長的一大動力。在瑞銀看來,以中國為中心的區域供應鏈重構繼續加速。
受地緣問題的影響、疫情的破壞以及不斷上升的去全球化壓力的影響,全球供應鏈的重構可能會加速。這份報告參考了瑞銀亞洲戰略團隊之前的系列分析,該分析表明,沒有任何一個經濟體有潛力在范圍、規模和競爭力上與中國的在岸供應鏈網絡相媲美。但即使中國的大部分制造業可能會保留下來,中國比較優勢的自然演變也能為低成本制造商進入更容易搬遷的行業打開了一個缺口。
在這份報告中,基于瑞銀亞洲經濟部門、全球股票研究部門以及宏觀戰略分析師的分析,我對亞洲供應鏈轉變,以及發展中經濟體從供應鏈轉變中的獲益情況進行了全面的概覽,并從多個方面闡述了各個國家的優勢和劣勢。
中國正在成為亞洲高價值供應鏈中心
亞洲經濟在去年展現出了驚人的韌性,與此同時,全球制造業的重心繼續東移,東南亞在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的市場份額正在擴大,而中國正成為一個價值更高的零部件供應中心。
盡管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人們的生活和經營成本不斷增長,從而拖累了全球經濟增長,但大多數亞洲經濟體仍然維持了可觀的增長率。
預計今年,整個亞洲地區將在中國的帶動下提振。隨著疫情的結束,全球貿易所面臨的風險也正在變大,亞洲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將經受重大考驗。
在疫情發生之前,全球貿易已經開始下滑,但亞洲商品的出口仍然在2021年創下了歷史新高。這種更有意義的趨勢是亞洲的重新調整,即供應鏈的區域內部轉移,而不是生產網絡的大規模撤離。亞洲整體貿易繼續迅速擴張,去年占全球GDP的比重達到創紀錄水平。
盡管有很多關于“制造業轉移”的聲音,但外國直接投資的增長也凸顯了亞洲的吸引力。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在2015年就已達到峰值,但流入亞洲的資金卻在繼續攀升,并在去年再創新高,中國仍然處于的位置。
中國的海外投資不僅集中在自然資源領域或基礎設施項目,流入東盟制造業的資金增長也尤其迅速,凸顯了中國和東南亞經濟體之間日益增長的供應鏈連通性。
中國出口增速仍高于全球貿易增速,但這種份額的上升并沒有以犧牲成本較低的生產國為代價,這表明中國正在向價值鏈的上游移動。
越南、印度和馬來西亞也提高了該國的全球出口市場份額。相反,日本和韓國在亞洲地區的出口份額下降幅度大,部分原因是它們繼續將制造業活動轉移到海外,部分原因是來自中國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中國正在向價值鏈上游移動。
隨著時間的推移,全球產業的復雜性發生了變化:亞洲經濟體在價值鏈上實現了飛躍,而德國、英國和美國等發達市場正在失去優勢。現在的潛在趨勢是,隨著中國向價值鏈上游移動,這將更多地成為其他地區制造商使用的中間產品的出口國,而不是進口國,這有助于加強地區供應鏈的連通性,從而增強競爭力。
哪些亞洲國家可以從“中國+1”的供應鏈轉變中受益?
基于多重基本因素,我們使用了記分卡分析(scorecard analysis)來評估單個亞洲經濟體適應供應鏈轉移的潛力。通過分析,我們得出了四個重要結論:
沒有任何一個經濟體有潛力在范圍、規模和競爭力上與中國的在岸供應鏈網絡相媲美。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仍然扮演著核心角色。中國的競爭優勢并不于相對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高生產率。在過去幾十年間,中國打造了一個綜合性供應鏈生態系統,降低了物流及協調成本,使生產成本遠低于其他國家。因此,中國目前占了很大比例的全球制造業增加值。
越南巧妙地利用了初的供應鏈遷移浪潮,因為該國已有的國內生產網絡和與中國的供應鏈聯系幫助越南搶占了先機。然而,越南受到該國相對小規模的基礎設施和內部差距的阻礙。
就規模而言,印度更有優勢與中國在低成本、大規模制造業方面相匹敵。印度的改革政策和宏觀穩定性的改善是該國的明顯優勢,但印度在較高的物流成本、較低的勞動生產率和監管障礙方面仍然處于劣勢。
在東南亞其他地區,較高的生產成本和缺乏規模仍然是該地區國家面臨的主要障礙,但其中一些經濟體可能會在它們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開辟一個市場。我們認為,馬來西亞或將在半導體行業具有一定競爭地位,同時印度尼西亞和泰國可能在電動汽車(EV)領域新興供應鏈中脫穎而出。
供應鏈轉移對印度和越南經濟增長的影響
我們建立了一個框架來分析印度在全球商品出口中獲得市場份額的各種情況下對該國將產生哪些潛在的增長影響。
我們認為,如果“中國+1”的供應鏈轉變持續下去,印度或將從該國政府的改革和不斷增加的外國直接投資中受益,這可能有助于印度到2030年實現6.25%-6.75%的同比增長,在我們的樂觀情景下,甚至可能實現6.75%-7.25%的同比增長。對印度來說,直接就業崗位的增加可能達到每年100萬至400萬(間接影響也類似)。
越南一直在成長為一個穩定的制造業中心。我們預計,持續地供應鏈轉移將在幫助該國實現2021-2030年GDP年增長7.0%的發展目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未來供應鏈
全球供應鏈將變得越來越多元化。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因此這將有助于將生產線保留在亞洲。同時,供應鏈多元化對中國來說或許并不會是一種損失——中國一直都在加速向價值鏈上游爬升。
具有競爭力的優勢,靠近中國市場,以及不斷攀升的區域性經濟增長是現在亞洲市場的關鍵性優勢。
- 工業以太網市場預計到2032年將超過3500億美元 2024-12-27
- 央視大型紀錄片《智造中國》——和利時助力中海油恩平15-1油田群高質量發展 2024-12-27
- 華漢偉業賦能3C電子制造質檢,驅動工藝集成創新 2024-12-27
- 半導體微課堂 | 化學機械拋光應用 2024-12-27
- 造車好物丨仙工智能控制器造車方案之模塊電池 2024-12-27
- 海克斯康-日程劇透二 | 峰會四大行業分論壇解鎖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破局之道 2024-12-27
- 一圖讀懂英威騰2023年半年度報告 2024-12-27
- 西門子攜手BayWa推進低碳化生產 2024-12-27
- 艾默生公布2023財年第三季度業績,并更新全年預期 2024-12-27
- 羅克韋爾自動化推出新版本 Studio 5000 Logix Designer? V35 2024-12-27
- 數字化采購體驗再升級,TE Connectivity工業事業部與云漢芯城強強聯手 2024-12-27
- “深化合作,共建生態” 2023年西門子教育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2024-12-27
- 西門子白皮書詳解 工業5G+能源管理的應用場景 2024-12-27
- 威力傳動擬50億建設 風電增速器智慧工廠 2024-12-27
- 清能德創完成過億元戰略融資 加速布局行業市場 2024-12-27
聯系方式
- 電 話:0592-6372630
- 銷售經理:蘭順長
- 手 機:18030129916
- 微 信:1803012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