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面臨生產要素、環境、市場等內外部形勢的劇烈變化,中國的智能制造處于怎樣的發展水平?全球智能制造領域又有哪些“他山之石”?邁向“制造強國”的過程之中,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關鍵要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寧德時代首席制造官、上海交大溥淵未來技術學院院長倪軍教授,圍繞“智能制造”進行了一場深入對話。
作為橫跨學界和企業界的學者,倪軍多次參與制定中國制造業發展規劃,曾獲上海市白玉蘭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技合作獎。同時,他還是美國密西根大學終身正教授,曾獲美國總統獎,被美國制造工程師協會(SME)評為“全球智能制造領域20位具影響力教授”。
在倪軍看來,中國的智能制造還處于剛起步的萌芽階段,多個領域智能化趨勢明顯。像是以鋰電行業為代表的智能制造,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未來將持續引領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
“與此同時,很多關鍵因素決定著未來制造的發展。宏觀政策、外商直接投資(FDI)、能源供應、人才培養、工資增長等非技術因素與技術創新應該是同等的重要。”倪軍向記者表示。
倪軍
智能制造已成生產范式
NBD:事實上,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推動著制造業領域生產范式的轉變,蒸汽、電力、計算機構成了此前生產范式轉變的主要驅動力。根據您的觀察,身處第四次科技革命的當下,制造業的生產范式發生著怎樣的轉變?
倪軍:回顧制造業的發展歷史,制造業的生產范式發生了多次轉變。幾乎每20來年就會發生一次重大轉變。
20世紀上半葉,美國福特創造的以降低成本為目標的“大規模制造”,是大家公認的個制造范式。后來日本在學習美國之后,在全球掀起了關注成本控制同時關注質量的“精益制造”浪潮。
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計算機大量進入制造領域,數控機床也出來了,美國、日本及歐洲國家開始發展“柔性制造”。上世紀90年代末期,當時我們把大規模生產、精益制造、柔性制造三者的精華提取出來,在美國創造出了聚焦市場響應速度的新生產范式“可重構制造”。
當前,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驅動之下,主導的生產范式已轉向了智能制造。從2020年起,我們就開始進入到智能制造時代。其主要特征,除了之前所追求的成本控制、質量保障、市場響應速度外,它更加講究各方面資源的高效利用。但這并不意味著放棄了此前的制造范式,它應該是在前者的基礎上于不同維度增加了智能化。
不管是汽車制造業,半導體制造業,還是鋰電制造業,整個制造工業隨著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來,其傳統的業務指標包括成本、質量、產能、效率等都有一個明顯的智能化趨勢。
寧德時代正追求極限制造
NBD:您曾經提出未來智能制造可終實現“4R”即響應性(Responsiveness)、韌性(Resilience)、可重構性(Reconfigurability)和可重用性(Reusability)。結合具體的智能制造應用場景,我們應如何理解?近幾年,寧德時代在智能制造領域又有哪些前沿探索?
倪軍:關于智能制造的定義沒有一個標準答案。關于上述“4R”,我主要強調的是在智能制造的過程中,機器設備需具有自我意識和自適應能力,能判斷自身狀態并做出相應調整。同時,整個系統在可預測的自動識別根因模式之下實現零缺陷,近零停機的生產狀態。
在傳統制造追求的質量、成本、柔性、效率以外,智能制造系統的主要設備需要擁有自我感知、自我適應、自我補償、自我預測的能力,令整體系統可以快速重構、重復利用,具備對市場快速反應能力的同時,提升抗各種干擾的能力(這種干擾可能來自供應鏈、原材料、設備、環境等等)。
在智能制造中,人、機、料等各個環節充滿了不確定性。如何在眾多變數之下,制造出的產品保持一樣的高質量,是一個巨大挑戰。換句話說,你的智能制造必須保證“首件成功,件件成功”。
我早年在研究全球制造業時,那時制造的標準是DPPM即每百萬個產品有一兩個不良品。但這已不能滿足當前先進智能制造的需求了。
以鋰電設備制造為例,動力電池制造有眾多難點,首先制造過程具有多場強耦合的特性、涉及超大多尺度的精度控制,且要求嚴格的控型控性能力。于是,我們在寧德時代,對整個流程進行梳理升級,包括原材料、各個關鍵工藝流程、關鍵設備等。只要任何一個地方帶來波動,導致產品不一致,我們就通過智能傳感器及算法,對其實時自適應管控。終打造出智能化的閉環控制,實現“極限制造”,進一步將行業標準提升至DPPB——每十億個產品才能出現一兩個不良品。
具體來看,動力電池實現“極限制造”有幾個層面的要求。首先,動力電池屬于大規模生產,因此對于系統層面的設計十分重要,需要對系統性能做綜合全面的評判,包括可靠性、可調整性等。接下來,就是運用仿真系統,對產線動態預測,優化布局。此外,動力電池關鍵設備調整的周期極其復雜和緩慢,需要對設備供應商的水平有很高要求。
后就是關鍵工藝的優化,需要分析各項可控參數和非可控參數,從生產工藝的穩定性和魯棒性(Robustness)、產品一致性和使用性能方面對工藝參數進行魯棒設計和優化。
近兩年,寧德時代在材料研發、結構創新和極限制造等多方面進行創新,包括在全球鈉離子電池、將極限制造升級為綠色極限制造,在宜賓建設全球獲得認證的零碳電池工廠等。除此之外,儲能系統也在使用端進行創新研發,還在發電端、輸電端甚至變電端加大研發投入。
需高度重視基礎工業
NBD:1994年,您受邀參與制定“九五規劃”。2003年又受邀為中國科學技術中長期發展出謀劃策,活躍在學界和企業界,從不同維度見證了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在中國制造業這二三十年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有哪些是被我們忽視了的關鍵因素?未來如何才能擺脫制造業“大而不強”的局面?
倪軍:回過頭看,中國制造業高速發展主要得益于中國巨大的市場、低生產成本的優勢、以及政府對制造業強大的支撐。但有一點很多時候是被大眾,甚至是被政府層面忽視了的,那就是外商直接投資(FDI)。事實上,外商到中國投資,不僅是資金來到了中國,他們在此投資設廠,隨之帶來了先進的管理、技術及供應鏈。這對于中國制造業能力有著關鍵的提升作用。未來,無論是對美國、歐洲、日本,還是中國來說,FDI在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接下來,我們必須堅持改革開放,持續完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外資。
整體而言,中國的智能制造還處于萌芽階段。要變成制造強國,首先必須重視基礎工業。怎么理解?我發現一些地方和企業心態非常浮躁,大家都好高騖遠,關注技術,卻忽視了基本功。我們很多大型設備、基礎元器件,材料及工藝都沒有過關。比如我們生產一個軸承,使用壽命僅有某些先進國家的幾分之一。如果我們做出來的設備、元器件,其耐用度、精度、可靠性都無法做到國際的話,我們如何生產出國際的智能制造產品。
此外,近幾年中國出現了很多商業模式創新類企業,人工智能等概念被炒得火熱。然而其成功應用的領域僅集中在語音識別、人臉識別、輔助決策等。同時,許多民營工廠企業都樂于貼上“智能工廠”的標簽,然而他們僅僅只是做到了簡單的信息化、可視化而已。以上這些都不是智能制造。
新一輪科技革命需要的是硬科技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概念的迭代,它沒有辦法幫助我們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占據有利地位,它不是主導,只能是輔助。
某種程度上,中國發展智能制造的基礎設施已經非常好了,包括鐵路、港口、機場、高速公路等等。不過中國在制造業領域依然面臨基礎研究薄弱、復合型人才短缺、企業科研投入水平低等問題。
就企業界而言,除華為、寧德時代外,中國大多數企業相較于發達國家競爭對手,其研發能力嚴重不足。就學界而言,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等等這些概念我們已經有了,但真正缺的是跨學科的復合型人才。在基礎研究薄弱的背景之下,高校里面很多科研成果都沒有得到轉化,僅僅只是發了幾篇研究報告,便束之高閣。相較其巨大的科研投入,高校的科研成果產出極不匹配,只是“養活”了一大批海外儀器設備供應商。
未來中國要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尤其要注重科研成果的高效轉化,同時引導扶持一大批智能制造中小微企業(SMEs),幫助其建立起全周期的研發及成果轉化體系,提升其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接下來中國發展智能制造將同時面臨很多挑戰,包括受疫情影響,出口市場萎縮;生產成本近幾年快速上升導致原有的競爭優勢減弱;宏觀經濟下行給供應鏈等帶來巨大壓力等。
- 2023年歐姆龍全國高校工業自動化領域人才培養專題論壇成功舉辦,賦能校企融合發展 2024-12-27
- 食品飲料行業的數字化之路 施耐德電氣聯合《哈佛商業評論》發布食品飲料行業報告 2024-12-27
- 高安全工業控制系統軟件「豐蕾科技」完成A輪融資,高瓴創投領投 2024-12-27
- 工業自動化的未來 新技術軟 PLC值得關注 2024-12-27
- 首屆全國工業互聯網創新大賽獲獎名單公布 這些隊伍獲獎—— 2024-12-27
- 我國機器人產業邁向中高端 2024-12-27
- 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隱憂:經濟性不明且平庸的螺旋式上升 2024-12-27
- 工信部:將進一步健全與制造業企業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 2024-12-27
- 一圖讀懂《制造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和應用實施意見》 2024-12-27
- 第102屆中國(上海)電子展——全新亮相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2024-12-27
- 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發布 “5G+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 2024-12-27
- 多種檢測維度,讓電池基礎研發走得更遠、更深 2024-12-27
- 2023 EducationPlus長沙圓滿落幕 | 百年蔡司 · 產教育人 2024-12-27
- 凌華科技推出極具變革意義的、軟件定義的EtherCAT控制器,大幅優化工業自動化應用 2024-12-27
- 智能監控應用——鄉村有“智”更有“質” 2024-12-27
聯系方式
- 電 話:0592-6372630
- 銷售經理:蘭順長
- 手 機:18030129916
- 微 信:1803012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