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jevhz"></dfn>
        1. <dfn id="jevhz"></dfn>
          加入收藏 在線留言 聯系我們
          關注微信
          手機掃一掃 立刻聯系商家
          全國服務熱線18030129916
          公司新聞
          Z世代進廠潮:南京制造業“后浪”崛起
          發布時間: 2024-06-18 09:15 更新時間: 2025-01-06 13:30
          觀看Z世代進廠潮:南京制造業“后浪”崛起視頻

          “寧送外賣不進廠”,正在悄然被改寫。高度依賴互聯網生活的Z世代,也開始由“虛”入“實”,投身工廠、身著工裝、手握精密工具,成為制造業的“新血”、實體經濟的“工匠”,成為以人工智能為主導的后工業時代的主力軍。

          作為中國近代工業搖籃的南京,在當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進程中,將制造業作為重中之重,而年輕人正是南京走向產業強市的主要力量。

          那些活躍在工廠的Z世代,是什么吸引他們選擇進廠,成為藍領?

          進廠不再是“螺絲釘”

          95后、00后新生代“進廠”,大多不再如父輩只是簡單地流水線操作,而是更多地從事技術型工種。技術,成了新藍領工人發展競技場上的關鍵詞。

          這兩天,卞志鵬在蘇州出差,為客戶上門交付機床并裝調使用。從小他就對機械感興趣,經常把家里的小家電拆開重組,在校時獲得過數控機床技術領域的江蘇省賽第三名。但起初進廠不是他的,“流水線那種枯燥無味的生活我覺得很害怕。”

          而當他來到南京威諾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他改變了主意。這是一家高端智能裝備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生產線改造為智能化,他不需要做生產線上的“螺絲釘”,企業對他有更高的要求——他要成為“工程師的手”,去實現每一種看似“異想天開”的定制設計。

          “上網查資料、四處請教、在機器上反復嘗試……我覺得按客戶的要求裝調好一臺機器,不比完成一篇有深度有創新的論文簡單。”入職三年,23歲的他幾乎把中國跑了個遍,還護送自己裝調的機床到德國和土耳其。

          22歲的王馳去年剛從遼寧一所大專院校畢業后,入職了南京福貝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吸引他留在這家工廠的,不僅是豐厚的報酬和福利,還能跟著廠長學習許多處理工藝,“學到了都是自己的。”

          常言道,一技在手,天下我有。技術,是握在手上的無形資產,也是年輕人在制造業的安身立命之本。縱向來看,在制造業起步階段,產業結構相對單一,主要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如今制造業正在經歷從中低端走向中高端、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型升級,產業結構多元,產品種類豐富,制造業工種充滿挑戰、新意,需要一線工人有更強的技能、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

          而橫向對比來看,與近年來大熱的互聯網經濟相比,制造業實踐性強、技術密集,非常有助于鍛煉年輕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年輕人的成長具有獨特的優勢。江蘇星宇芯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硬件工程師許加周曾在大廠上班,只負責細分環節中的一環,現在緊跟項目全周期,“成長更快了”。

          從“打工丟人”到“進廠真香”

          高達18.8米的生產車間內,1800公斤的原料被自動拆包、稱量、檢驗、入庫。位于江北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園的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新材料供應企業,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高鐵、航空航天等領域,智能車間里一臺機器一小時可生產1.2噸產品,每條生產線只需兩個工人巡視監管。

          在南京中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恒溫恒濕,冬暖夏涼,“相比較以前傳統制造業的臟亂差,現在干凈整潔讓人感覺很舒適。”23歲的卞維剛已經是制造業里的一名“老江湖”,雖然剛來這家企業一年,現在已是一名車間班長,他看好這個行業,計劃長久干下去。

          長期以來,制造業從業人員工資待遇普遍較低、工作內容枯燥乏味、工作環境差,這讓年輕人望而卻步,甚至制造業的職校生也越來越少選擇到制造業工廠就業,高素質人才就更加緊缺。

          而如今,在制造業轉型升級中,“進廠”不再只是“打螺絲”般的流水線,也不再是后的“退路”。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大大改善了生產環境,提高了生產效率,也對從業者的技能和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勞動力的回報有了可喜的變化,“進廠真香”成了普遍現象。

          南京聚隆工藝工程師羅學淦很享受當下的狀態:早上八點半上班,下午五點下班。幾年下來,收入比剛實習時漲了三四倍,自己工作養家,妻子全職照顧家庭。從安徽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畢業后,做過一段時間房產銷售,后還是回到制造業。“理工男嘛,也不喜歡和人打交道,還是更傾向于對著自己喜歡的機器。”

          “進廠”原本不在鄭勝男的就業目標中。臨床藥師出身的她離開了醫院,來到棲霞高新區的恒道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我很不習慣行政體制的束縛與醫生的職業壓力,廠里的環境更簡單純粹。醫生職業穩定、體面,但我更關心當下自己是不是過得好。”工程管理的胡超畢業后直奔南京金線金箔總廠,成為非遺傳統制造企業的一員。“我進廠并不在意別人的眼光,我喜歡非遺和傳統文化,并且打算長期做下去。”

          麥可思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24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2024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數據顯示,服務人工智能和制造業產業升級的工業機器人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等制造業就業薪資表現不俗。而從歷史數據看,制造業的平均工資水平呈現穩步增長態勢。隨著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對高端人才的需求增加,薪酬水平有望進一步提升。

          與此對應的是,智聯招聘發布2024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期望在汽車/生產/加工/制造行業就業的畢業生占比8.2%,高于2023年的8.1%和2022年的6.1%。

          用“看家本領”站穩腳跟

          互聯網行業的更迭之快需要從業者更加靈活快速地適應新技術和新業務。相對而言,制造業是技術集成行業,雖然設備會更新換代,但核心技術相對穩定,勞動者的技能可以穩定延續。

          一家新能源企業的人事部經理認為,在工廠生產線積累的認知和技術能力是一生就業的基石,有了幾年扎實的基礎以后哪怕再轉行,新能源上下游企業選擇很多,就業領域很廣。

          “制造業不會有明顯的中年危機,因為大家往往是用經驗‘吃飯’。通過師帶徒把技術經驗傳遞下去,所以往往越‘老’越‘吃香’。”多位一線年輕工作者對未來充滿自信。

          與數字經濟、互聯網經濟下的企業不同,制造業相對更容易讓從業者有穩定踏實感。“只要有南京港,就有我們港機重工。”這份企業的信心,也讓數百港機重工人心里踏實。

          除了“穩”,如今制造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其中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勢頭更為迅猛。隨著國家推動遙感衛星產業創新發展,空間激光通信迎來重要的產業化機遇期,這正是棲霞高新區企業英田光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開拓的“新藍海”。先進制造業門檻高,高素質人才需求大,近幾年來,企業招聘的年輕人超過50人。

          機械電子工程的胡鶴宇就是其中一員,畢業后跨界來到這里,成為這家先進制造業企業的產品經理。“制造業企業不僅有生產線工人,還有商務、行政、管理等崗位,都需要年輕人的加入。”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激光通信、衛星互聯網對我吸引力非常大。”胡鶴宇的眼前是一個萬億市場。在一個新時代的起點,他作為見證者和參與者,常常感到心潮澎湃。

          把更多人才吸引到制造業

          盡管制造業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在增強,但不可否認的是制造業仍然面臨著年輕技術人才短缺的問題。

          “招人難”持續困擾著南京金線金箔總廠副廠長夏明功,他想方設法一方面通過非遺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普及非遺,另一方面聯合龍潭街道組織招聘,吸引年輕人加入。企業還計劃制定發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創新三年行動方案,加強人才引進和傳承保護。盡管接近60歲了,但他知道自己這幾年還沒法安心退休。“人才隊伍出現年齡斷檔,至少要多干四五年把下一代培養出來才能退。”

          還有企業把眼guangmiao向職業院校。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擴大以及出海業務的探索,中比新能源企業年產值從2021年的1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4億元。企業連續多年與河南、江西等地的高職院校合作開辦產業學院,定向培養人才,畢業就能上崗。企業人事負責人張群說:“我們每年大約培養500人,其中留職率在一半左右,不僅能滿足我們廠的人才需求,還能向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輸送人才。”

          而對于投身制造業的年輕人,企業也是想方設法打通晉升路徑把他們留下來。王燁鵬去年入職南京港機重工制造有限公司后,看到企業的晉升通道是打開的,并且激勵產業工人成為技術能手。企業總經理張傳平介紹,港機重工在2022年啟動了員工職業發展“雙通道”機制,打通技術、操作技能人才發展通道,增設首席專家、專家、首席技能大師、技能大師等崗位,打破技術工人的發展天花板,薪酬待遇也參照行政管理崗位進行上漲。對于更多年輕人,企業激勵引導操作崗位員工“一專多能”,取得本職崗位工種以外的技術資格證書,往往可以一次性獎勵數千元。

          中比新能源每年組織技術評級,評級后進行相應獎勵。“這讓我奮斗起來有了目標,去年剛來時間不夠,今年肯定要去學一學試一試了。”卞維剛說。

          在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浪潮中,南京的制造業正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制造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需要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注入新活力。


          聯系方式

          • 電  話:0592-6372630
          • 銷售經理:蘭順長
          • 手  機:18030129916
          • 微  信:1803012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