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jevhz"></dfn>
        1. <dfn id="jevhz"></dfn>
          加入收藏 在線留言 聯系我們
          關注微信
          手機掃一掃 立刻聯系商家
          全國服務熱線18030129916
          公司新聞
          全國碳市場首輪擴容,雙碳政策邁入新階段
          發布時間: 2024-09-12 08:56 更新時間: 2024-12-27 13:30
          觀看全國碳市場首輪擴容,雙碳政策邁入新階段視頻

          2024年9月9日,生態環境部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根據征求意見稿,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將于年內正式納入全國碳市場。內外部催化下,我國“碳中和”政策或逐步由“硬約束”轉為“碳工具”,碳排放交易將有效驅動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往后看,我國碳市場或將進一步擴大行業覆蓋面積,碳價或將溫和上漲,相關行業能耗較低的頭部企業相對受益。

          ▍政策背景:“碳中和”政策或逐步由“硬約束”轉為“碳工具”,碳排放交易將有效驅動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從內部來看,我國部分房地產相關行業與中下游制造業存在一定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對于產能過剩的民企,此前政策強制出清的模式或面臨較大阻礙,政策重心或轉為通過能耗控制、碳排放控制、tanjiaoyi等機制推動制造業產能結構性優化。從外部來看,歐盟碳關稅已于2023年10月起正式實施,未來或逐步擴大行業覆蓋范圍與征收力度,對我國高耗能行業的出口造成一定沖擊。在此背景下,第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構建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健全碳市場交易制度。我們認為“碳中和”政策或逐步由“硬約束”轉為“碳工具”,碳排放交易或將有效驅動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全國碳市場發展報告(2024)》,截至2024年7月,全國碳配額交易主體只有2257家電廠,交易活躍程度不高,碳市場擴容提質勢在必行。

          ▍新變化:2024年9月9日,生態環境部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根據征求意見稿,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將于年內正式納入全國碳市場。

          政策思路:“邊實施、邊完善”,排放配額將從免費分配機制逐步過渡至適度收緊機制。1)啟動實施(2024—2026年):該階段以建立健全碳市場機制、推動企業熟悉市場規則為主要目標,將采用碳排放強度控制的思路實施配額免費分配,企業所獲得的配額數量與產品產量(產出)掛鉤,不設置配額總量上限;2)深化完善(2027年—):隨著碳排放數據質量全面改善,數據準確性、完整性全面加強,碳市場將建立預期明確、公開透明的配額逐步適度收緊機制,發揮優化資源分配、碳減排的作用。

          覆蓋范圍: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將于2024年內納入全國碳市場,2025年底前完成履約工作,涉及工業過程中的直接排放。從時間維度來看,2024年將作為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管控年度,2025年底前完成履約工作。從管控范圍來看,征求意見稿提出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中年度溫室氣體直接排放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單位作為重點排放單位,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目前僅涉及工業過程中的直接排放。整體來看,根據工作方案的編制說明,預計本次碳市場擴容將新增約1500家重點排放單位,覆蓋排放量新增加約30億噸;擴容后,全國碳市場覆蓋的排放量將達到全國碳排放總量的60%。

          數據質量:提高碳排放數據質量將成為新階段碳市場建設的重點。數據質量問題是當前制約我國碳市場發展的主要因素,生態環境部曾點名批評多個碳數據造假的典型案例。2024年2月,國務院發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從立法維度保障和提升碳市場的排放數據質量。本次征求意見稿中提出將通過強化執法、分類管理、月度存證、聯審機制和創新核算方法等措施,確保碳排放數據真實可靠。

          ▍未來展望:我國碳市場或將進一步擴大行業覆蓋面積,碳價或將溫和上漲,相關行業能耗較低的頭部企業相對受益。

          行業覆蓋方面,生態環境部此前多次表示堅持“成熟一個、納入一個”的原則,我們認為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紙和航空等重點高耗能行業均有望在“十四五”期間被納入全國tanjiaoyi市場。碳價方面,當前我國碳排放配額價格(約90元/噸)較歐盟等成熟碳市場的碳價(約520元/噸)仍有較大差距,市場機制未能充分發揮作用。2024年6月,中國與歐盟簽署《關于加強碳排放權交易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提出加強中歐碳排放交易領域合作,促進雙方在核算及標準上的雙方互認。隨著歐盟碳關稅等國際碳壁壘的落地,預計我國碳價或將溫和上漲,逐步與國際接軌。企業影響方面,在碳市場擴容與碳價提升的背景下,行業內企業的能耗方差大、技術較為先進、能耗較低的頭部企業相對受益。

          ▍風險因素:雙碳戰略推進不及預期;經濟增長不及預期掣肘碳中和政策;碳中和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預期。


          聯系方式

          • 電  話:0592-6372630
          • 銷售經理:蘭順長
          • 手  機:18030129916
          • 微  信:18030129916